進入第三季度,全省經濟總體穩中有進的態勢未變,但一些新的不確定因素顯現,企穩向好的勢頭不如預期。對照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全面完成任務的難度依然較大。后階段,必須下定決心,精準發力,攻堅克難,力促全年經濟工作目標較好完成。
今年以來,面對當前嚴峻的經濟下行壓力,省委、省政府領導全省人民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各項決策部署,深化改革創新,實現穩中求進。前三季度,湖南省多數指標依然好于全國平均水平,呈現出“穩、進、新、升、實”的新特點。
(一)經濟運行總體平穩。一是經濟增速企穩。經國家統計局核定,前三季度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7.6%,雖比去年同期增幅仍低1.1個百分點,但與今年上半年增速持平,較一季度僅增長7.3%的水平回升了0.3個百分點,增幅高于全國6.7%的水平,居全國第14位,較上半年前移3位。三次產業增幅均呈現不同程度的回升。其中,第一產業隨著糧食、生豬等大宗產品產量減產幅度的逐步收窄,蔬菜、水果、水產品等保持增產,其增加值同比增速由一季度、上半年的2.3%和3.0%,回升到前三季度的3.2%;第二產業得益于汽車、電子信息、醫藥等制造業生產增幅的逐季走高,規模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由一季度、上半年的6.2%和6.5%,回升到前三季度的6.6%,對沖了建筑業增加值增幅有所下滑的勢頭,使前三季度第二產業增加值保持了6.4%的增速;第三產業中由于房地產、電子商務、專業技術服務等行業的快速發展,其增加值增速由一季度、上半年的10.0%和9.5%,回升至前三季度的10.0%。二是物價漲跌趨穩。一方面,居民消費價格漲幅回落。前三季度全省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1.7%,比上半年回落0.2個百分點。其中,去年四季度以來漲幅偏高的豬肉和鮮菜價格漲幅回落明顯,其漲幅分別由上半年的26.3%和27.3%,降為20%和12.7%。另一方面,工業品出廠價格則開始止跌回升。前三季度全省工業品出廠價格總水平同比雖仍下降2.5%,但降幅比上半年收窄0.9個百分點。其中,鋼鐵、有色產品價格出現回升,9月份已分別出現了6.6%和5.2%的漲幅。三是就業總體平穩。由于吸納勞動力較多的第三產業發展較快,“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力實施,前三季度,全省城鎮新增就業64.68萬人,同比多增0.44萬人。完成年度任務的92.4%。長沙、株洲等城市調查失業率穩定在5%左右。前8月統計,規模工業企業、規模服務業企業平均用工人數分別增長1.2%和5.2%。四是對外貿易回穩。前三季度全省出口總額同比仍減少15.2%,但降幅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別收窄26.3個和14.5個百分點。其中,8、9兩月已止跌轉增,分別增長14.3%和49.5%。
(二)改革任務有效推進。一是過剩產能得到削減。前三季度,全省規模工業原煤產量同比下降11.7%,鐵合金下降21.5%,混泥土機械下降10.8%,卷煙下降3.9%。二是去庫存成效顯著。前三季度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長26.8%,持續快速增長。9月末全省商品房待售面積同比下降3.6%,比年初累計減少116萬平方米。紡織、石化、冶金等重點工業行業庫存明顯下降。三是去杠桿有進展。8月末,規模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2.7%,比6月末降低0.6個百分點。四是降成本有突破。隨著營改增的全面實施,服務業減稅效應顯現。1—8月規模以上服務業平均稅負為3.56%,比1—5月下降0.32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息支出下降2.2%,同比回落4.6個百分點,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同比下降0.3元。由于成本有所降低,加之工業出廠品價格降幅逐漸收窄,企業效益出現回升。1—8月規模工業利潤總額增長9.2%,連續四個月回升,比上半年高2.3個百分點。服務業增勢良好。1—8月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17.8%,為2015年以來最高增幅,比上半年加快0.8個百分點。五是短板領域有補強。前三季度,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增長30.4%,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增長24.7%。
(三)發展動能加快成長。全省全面落實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行動計劃,積極推動經濟轉型升級,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加快成長。一是高新技術產業快速成長。前三季度規模工業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2.4%,高加工度工業增長11.5%,比規模工業平均水平快5.8個和4.9個百分點。市場需求穩定向好的汽車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醫藥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39.7%、14.8%和12.5%。1—8月高技術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服務業營業收入分別增長15.5%和18.5%,比1—7月加快0.9個和2.7個百分點。二是“互聯網+經濟”新業態不斷涌現。1—8月規模以上服務業大類行業中,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增長68.7%,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長65%;前三季度,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中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商品零售額增長11.9%,快遞業務量增長55.8%。三是文化創意等新興產業持續快速發展。前三季度,全省文化和創意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8%。1—8月,全省接待旅游人數、旅游收入分別增長19%和28.1%。
(四)經濟結構持續優化。一是經濟向服務業主導型邁進。前三季度全省第三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繼續保持顯著高于全省經濟平均增速的勢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高達58.1%,比去年同期提高5.1個百分點;占全省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48.1%,同比上升3.7個百分點。其中,除傳統的商貿、住宿、餐飲、運輸業增長相對平緩外,房地產業、金融業增速分別達到8.1%和8.0%,其他營利性服務業增長更高達17.9%。二是工業向中高端推進。前三季度,全省高技術產業和高加工度工業增加值占全部規模工業的比重分別為10.9%和37.7%,同比提高1.1個和1.7個百分點。反映產業集聚程度的省級以上園區規模工業增加值占比達61.8%,同比提高2.1個百分點。六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增速低于規模工業平均增速0.8個百分點。規模工業綜合能耗同比下降了4.6%。三是促轉型投資增長加快。前三季度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3.4%,比上月回升0.3個百分點,初步扭轉二季度以來的持續放緩走勢。其中,促進結構調整、發展方式轉變的重點領域投資增長較為突出。如:第三產業投資增長18.5%,比上半年加快1.7個百分點;生態環境投資增長37.3%,大幅高于全省投資平均增速。四是消費轉型升級加快。前三季度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6%,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別加快0.4個和0.2個百分點。初步測算,消費增長對全省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7.9%,比去年同期提高6.9個百分點。樓市升溫,改善性購房需求釋放,帶動居住家裝類商品加快增長。限額以上單位中,居住類商品增長32%,同比加快14.2個百分點。其中,建筑及裝潢材料類增長40.7%,家具類增長32.5%。受益小排量汽車購置稅優惠政策等因素影響,汽車類商品零售額增長15.1%,比上半年加快2.8個百分點。
(五)民生建設工作扎實。一是城鄉居民收入同步增長。前三季度全省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分別增長8.5%和8.9%,剔除消費物價上漲影響,實際增幅仍接近經濟增長。二是居民消費支出踴躍。前三季度全省對城鄉居民的商品零售增長11.3%,餐飲住宿銷售增長14.3%。另據抽樣調查顯示,全省城鄉居民在教育文化娛樂方面的消費支出分別增長18.3%和19.8%。三是民生投入加大。前三季度全省財政對民生的支出增長24.3%,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同比提高3.1個百分點;民生投資增長46.5%。保障房建設穩步推進。全省城市棚戶區改造36.47萬套,提前完成年度任務;農村危房改造10.19萬戶,完成年度任務的84.9%。四是精準扶貧扎實推進。前三季度,全省落實幫扶項目37.6萬個,落實幫扶資金35.29億元。
二、運行中面臨的主要困難
分析前三季度全省經濟運行軌跡,呈現出一季度“低開”,二季度“回升”,三季度“持平”的走勢,其中8、9兩月還出現了部分指標掉頭回落的波折,一些行業和領域企穩向好的勢頭不如預期,值得高度重視的主要有:
(一)工業生產回升遇阻。8、9兩月規模工業增速未能延續二季度以來穩步回升的勢頭,9月與8月對比,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速由6.9%降為6%。與之密切相關的工業用電量降幅由5.6%擴大至18.3%,鐵路貨運量累計仍下降7.7%,工業稅收由增長1%轉為下降1%。工業經濟依然面臨嚴峻的困難。一方面是市場需求依舊疲弱。9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雖然同比實現持平,但此前已連續52個月下降。全球性的產能過剩、訂單不足,依然制約著工業經濟回升。另一方面是新舊動能轉換尚未到位。前三季度,全省第一大支柱煙草制品業增加值下降10.6%,近4年來持續下滑的工程機械行業增加值僅增長1.9%,鋼鐵、有色、化工行業增加值僅分別增長2%、7.5%和3.9%,這五大行業增加值占全省規模工業的比重合計超過30%,但對整個規模工業增長的貢獻率僅為3.9%。同時,作為新增長點的電子信息、醫藥制造、軌道交通等行業占比尚小,且經過前幾年的較快發展,目前正回歸常態發展軌道,還不足以支撐整個工業的平穩增長。
(二)糧食生豬減產較多。糧食、生豬和蔬菜是湖南農業三大主要產品,但今年以來除蔬菜產量保持增長外,其他兩大品類產量均出現減產,且減產幅度未見明顯收窄。一是糧食產銷兩端承壓。生產方面,受災害天氣頻發、農業勞動力老化以及湘江流域重金屬污染區休耕(10萬畝)政策等諸多因素影響,全省早稻播種面積、產量和單產同比分別下降1.7%、2.9%和1.2%,而晚稻播種面積同樣欠理想,全年糧食播種總面積和總產量均可能出下滑。銷售方面,受外來大米、重金屬污染等不利影響,糧食市場整體比較低迷。此外,油料作物和棉花的播種面積和產量也都呈現下降勢頭。二是生豬持續減產。雖然受供求關系改變,今年以來全省生豬價格有較大幅度上漲,但由于前兩年養豬虧損嚴重、環保治理要求升級,中小規模養殖戶淘汰較多、大型養殖場壓縮產能,今年生豬生產仍未見明顯回升。前三季度,全省生豬出欄量同比下降3.9%,存欄量下降4.9%,能繁母豬存欄量下降5.0%。特別是存欄量的持續下降,預示著今后半年乃至更長時間生豬出欄都難以止跌轉升。主要受糧食、生豬減產影響,前三季度全省第一產業增加值僅增長3.2%,為近年來同期的新低,居全國第19位。
(三)投資增長后勁乏力。今年以來,受市場需求疲軟、市場準入放開不夠、重大項目支撐不足等諸多因素影響,投資增速整體呈持續回落走勢,尤其是民間投資、工業等實體經濟投資受到的沖擊非常明顯。前三季度,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3.4%,雖然仍領先全國增速5.2個百分點,但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別回落1.1個和0.7個百分點,在全國的排位由上半年的第5位,逐步回落至當前與湖北并列第6位。其中,全省民間投資僅增長2.9%,增速比去年同期低12.6個百分點;工業投資同比增長7.8%,增速比上年同期低4.6個百分點,比上半年和一季度分別回落3.1個和6.7個百分點。同時,從體現投資增長后勁的施工項目數和到位資金來看,其增幅也都在5%以下,這也進一步說明要確保后期投資平穩增長的難度不小。
(四)財政金融穩中有憂。從財政看,受經濟增長持續下行影響,加上“營改增”減稅效應持續釋放,今年以來全省財政收入增速持續回落。前三季度,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僅增長4.8%,比去年同期和上半年分別低8.4個和5.3個百分點。其中,稅收收入僅增長1.2%,而非稅收入增長15.1%,非稅收入增量占財政總收入增量比重達81.7%。同時,全省財政支出增長了18.8%,在增收十分困難的情況下,財政支持經濟轉型發展的能力受到很大制約。從金融看,一方面,全省存款保持較快增長,尤其是企業活期存款快速增長(前8月同比增長32.5%),說明資金投入實體經濟不夠。另一方面,由于實體企業生產低迷、金融機構放貸趨緊,全省貸款增速持續下滑,前三季度全省新增貸款同比少增98.29億元,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4.1%,創近20個月新低,且貸款主要投向房地產領域、基礎設施等政府主導型項目,僅房地產領域新增貸款占比就達36.1%,而實體企業有效貸款需求明顯不足,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短期貸款同比少增333億元,工、商業新增貸款減少反過來又制約著實體經濟的發展。
三、下階段工作建議
下階段,全省既要對面臨的困難作充分準備,也要對經濟發展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的趨勢充滿信心,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各項穩增長措施,對照全年各項發展目標,搶抓四季度生產和投資、消費的黃金期,找準位置和不足,倒排工作時間,集中攻堅,重點突破,把各項工作抓實、抓細、抓到位,爭取全年各項工作取得最好結果。為此,提出以下建議:
(一)力促工業轉型升級。當前,要加大對工業企業,尤其是大中型骨干企業的幫扶力度,力促其走出困境。從長遠看,要以落實《中國制造2025》、推進湖南制造強省五年行動計劃為契機,加快推進科技成果工程化、產業化,加速推進新興產業發展壯大。堅決淘汰冶金、有色、建材等領域落后、過剩產能,推動傳統產業技術改造升級,不斷增強工業企業綜合競爭力。加強引進工業項目審核把關,圍繞優勢產業強鏈補鏈,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加大新建投產企業摸排力度,深挖規上標準企業,盡快形成經濟新增量,增強工業發展后勁。繼續落實好已推出的降成本措施,讓更多企業享受政策紅利,為企業參與市場競爭減輕負擔。
(二)加快投資建設進度。進入四季度,施工條件好轉,湖南省投資進入增長高峰期。要以抓好項目管理、強化要素保障為重點,想方設法加快項目進度,特別是對進度滯后的政府性投資項目,要及時分析、排除影響工程進度的因素,確保按期達產增效。加強項目資金保障,積極爭取中央財政資金支持,加快配套資金撥付進度,與金融、債券、基金、保險等機構銜接溝通,確保資金及時到位,及早形成實物工作量。加大項目特別是帶動系數大的工業項目的招商引資力度,做好項目儲備,推動一批協議項目落地開工,增強投資發展后勁。
(三)激發民間資本活力。今年以來,湖南省民間投資增長持續低迷,增幅為多年來新低。要切實抓好《國務院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等相關政策措施落實,消除制約民間投資擴大的體制機制性因素,破除資本所有制歧視,給予民間資本與國有資本同等待遇,進一步降低準入門檻,打破“玻璃門”、拆除“彈簧門”、突破民間資本發展的“天花板”。完善民間投資金融服務體系,加大民間投資的融資支持,拓寬多元化融資渠道,引導民間資本進入文化教育、能源環保及現代服務業等新興領域,培育新的投資熱點。
(四)增強金融服務能力。9月末,湖南省本外幣存貸比為65.6%,比全國平均水平低近6個百分點;非金融企業活期存款比年初新增1255.39億元,同比多增823.73億元,資金使用效率有待提高。要積極引導金融機構加大重點建設、技術改造、“三農”、小微企業、服務業等實體經濟領域信貸投放力度,支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擴大薄弱領域再貸款、再貼現政策支持。支持金融機構債務融資工具特別是項目收益票據等創新金融產品的推廣應用,提高貸款審批效率,改善金融服務。規范同業、信托、理財、委托貸款等業務,清理不合理收費,縮短融資環節,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
(五)加大農業支持力度。今年,湖南省早稻播種面積、單產、總產均有所減少,既有不利氣候的影響,也與湖南省部分水利設施帶病運行、地力退化以及主動實施輪耕、休耕有關;生豬生產領域仍存在存欄生豬、能繁母豬、優質仔豬數量少等情況,這些都將影響全年農業的增長速度。要進一步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確保糧食安全。加大對糧食、生豬等大宗農產品保險“綠箱”的政策支持,充分發揮農業保險與其他補貼協同作用,穩定大宗農產品生產。
(六)及早謀劃中長期目標。為實現湖南經濟長期向好發展,必須搶抓中央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大機遇,結合湖南實際,順勢而為:緊盯當前,全力落實好“三去一降一補”等重點任務,著重解決當前結構不優和活力不足的問題;瞄準中期,要搶抓實施《中國制造2025》的機遇,加快發展新興產業,推動整體產業結構由中低端向高端升級轉型;放眼長期,通過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推動經濟增長驅動力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