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華燈初上,“火熱”的夜生活拉開序幕。眼下,許多市民在結束一天的繁忙工作后,選擇走進位于新華區的民族路商業步行街、清真寺街、北大街海鮮特色街、慢城商業街……體驗不同風格、活力四射的夜間生活。
“夜間經濟的發展能夠推動城市經濟進一步發展,是繁榮城市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華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結合本區實際,該區緊緊圍繞貫徹新發展理念和轉型升級這條主線,堅持“鞏固成果、提升檔次、創新發展、做亮品牌”的思路,全面推進夜經濟高質量發展。
調結構推轉型,深度推進“業態融合”。新華區深度推進中山路繁華大道新華區段建設,推動向高端化、智能化、規模化、品牌化發展,打造成為省會第一繁華商業大道。推動沿線商業企業業態調整,引導向社交型、體驗型發展;打造智慧商圈,整合沿線商業、文化、體育等不同業態企業,以智慧消費為目標,鼓勵商業企業進行數字化改造,推進購物、餐飲、停車等移動支付全覆蓋,推動數據獲取、休閑消費、交通引導、公共服務、協調管理等方面智慧化,建立智慧高效的服務體系。加快民族路特色商業街區建設。立足“全國高品位商業步行街”的定位,深化整體規劃設計,引導兩側產權單位調整業態,提升周邊小巷管理水平,打造成全省唯一“全國示范步行街”和離境退稅商業街。
從“點”狀走向“網”狀,推動夜經濟高質量發展。此前,夜間經濟主要是在延長營業時間方面做出探索,但從結構上而言仍處于“點狀”,集中性的整體區域開發較少。針對這一問題,新華區規范提升商業綜合體,打造區域性消費商圈。規范提升蘇寧廣場、恒大廣場、中儲廣場、江西大廈、榮鼎天下等大型商業綜合體,完善周邊配套設施,優化業態布局調整,組織開展文化娛樂、休閑健身等活動,推動向智慧型、體驗型消費發展。同時帶動周邊不同業態的單位參與,打造以綜合體為核心的一站式區域性夜間休閑消費商圈,形成布局合理、多點結合織成“網”的城市消費格局。加強街區建設、培育打造名片級商業街區。重點規范提升民族路步行街、清真寺街、北大街海鮮特色街、慢城商業街等4條商業街區,進一步做亮街區品牌。
打造營商環境高地,助力夜經濟高質量發展。新華區堅持以培育夜經濟為基礎,以“雙問計”和“效能革命”為契機,多渠道扶持夜經濟發展,營造有利于夜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營商環境。整合政策資金,加大支持力度。整合各部門有關政策和資金,在推進實體零售轉型升級、中山路(新華區段)景觀提升整治,加快2+3現代產業發展,打造省會現代化商貿物流中心城市等方面向夜經濟項目傾斜;區級財政安排專項資金用于支持夜經濟建設。各成員單位也要根據各自職責,在政策、資金、水電氣、交通、治安等方面制定具體的扶持措施,為建設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據悉,新華區下一步將在提高夜間旅游服務質量上下功夫,提升居民夜間出行體驗,加速建設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業態多元、管理規范的夜間經濟發展新格局,推動城區夜經濟持續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