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的南京市“百校對接計劃”啟動儀式暨全市人才工作者培訓班上,包括盧宏在內的南京首批32名科技人才專員正式上崗。 作為南京市實施“兩落地一融合”工程、深化創新名城建設的最新舉措,該計劃將用3年時間,分批從南京市各區(園區)選派百名干部,擔任科技人才專員,專門對接全國百所重點高校院所,形成校地雙方共謀創新、融合發展的生動局面。 南京為何要實施“百校對接計劃”?首批科技人才專員從哪里來?他們將做什么? 為何啟動“百校對接計劃”—— 開展溝通對接,推進校地產學研合作 2018年起,南京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121”戰略,舉全市之力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名城,打造綜合性科學中心和科技產業創新中心,構建一流的創新生態體系。市委連續兩年出臺一號文件,不斷集聚創新資源,推動創新成果及時“變現”,聚力創新納賢,激發創新活力。 2019年12月5日召開的市委常委會上,“百校對接計劃”提交審議。會議強調,實施“百校對接計劃”是南京市實施“兩落地一融合”工程、深化創新名城建設的重要舉措。要借鑒“生根出訪”有關經驗做法,與國內重點高校和大院大所建立長期、穩定、深入的合作關系,更好地推動產學研緊密結合,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形成共謀創新、融合發展的生動局面。 “百校對接計劃”聚焦于挖掘國內優質創新資源,服務創新名城建設。按照“分批實施、按需選派、人崗相適、服務發展”的原則,用3年時間,分批從南京市各區(園區)選派百名干部,擔任科技人才專員,跟蹤掌握高校院所科研發展最新成果,與科技鎮長團互為補充,共同推進校地產學研合作。 “百校對接計劃”有3個特點: 實現國內名校全覆蓋。在目前已經對接國內部分高校院所派出科研人員來寧,擔任科技鎮長團成員的基礎上,通過實施“百校對接計劃”,填補南京市尚未建立校地合作關系的高校院所空白,推動南京市與國內所有985高校、重點“雙一流”高校以及大院大所的全面對接。 深度挖掘利用全國高校院所資源。積極對接引入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畢業生等資源,推進產學研合作,支撐南京市產業高質量發展。 建立長效工作機制。通過計劃的實施,推動南京市與全國100家重點高校院所建立長期、穩定、深入的校地合作關系,實現“兩落地一融合”向縱深發展。
南京首批科技人才專員上崗
來源:聘聘發布時間:2019-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