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2019年,注定是東莞改革發展道路上特別的一年。這一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先后發布,東莞獲批廣東省制造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新實驗區。東莞迎來了“三區”疊加重大歷史機遇。
過去這一年,東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認真落實省“1+1+9”工作部署和市“1+1+6”工作思路,全面加強執行力建設,積極搶抓“三區”疊加重大歷史機遇,加快建設“灣區都市、品質東莞”,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去年前三季度,東莞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592.01億元,同比增長7.2%,增速高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
頂層設計:
不斷健全參與大灣區建設工作機制和政策體系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國家戰略。去年1月9日,市委十四屆八次全會召開,提出東莞將順應粵港澳大灣區時代城市群發展潮流,突出以品質取勝,建設“灣區都市、品質東莞”。目標是實現城市更有品位、產業更有競爭力、對外開放更有優勢、體制機制更有活力、基層更有戰斗力、人民群眾更有獲得感。為實現新目標,東莞緊緊扭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這個“綱”,牽引帶動全局工作。
在《綱要》公布第二天,東莞召開全面加強執行力建設大會,要求狠抓執行力建設,加快建設“灣區都市、品質東莞”。會議明確36項重點工作任務和目標要求,其中不斷把改革開放推向深入的重點工作就是舉全市之力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號角吹響,時不我待。去年2月21日,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梁維東,市委副書記、市長肖亞非率東莞市黨政代表團赴香港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事務,推介東莞重大發展平臺和重點發展片區。5月底,兩位市主要領導再次率隊赴港開展公務活動,招引香港現代服務業入莞發展,并在香港舉行“灣區都市、品質東莞”莞港現代服務業對接交流會。10月10日,梁維東再次率隊赴香港,開展東莞CBD精準招商工作,瞄準香港生產性現代服務業。10月22日,東莞舉行國際商務區招商交流會,華潤集團、嘉里集團、新鴻基集團等10家知名企業簽署意向協議,總投資達410億元。這是東莞深度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深化與港澳合作,以“東莞制造+香港服務”推動先進制造與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的一個具體而生動的縮影,也是東莞加快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具體實踐。
為搶抓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東莞強化頂層設計,不斷健全工作機制和政策體系。組建市大灣區辦,成立7個專項小組統籌推進專項領域重點工作。去年8月,市委十四屆九次全會總結我市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工作,強調要充分發揮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在推動全市改革發展中的引領作用,在城市品質提升、空間拓展、參與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推進省制造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新實驗區建設、深化莞港澳合作、推動民生領域深度合作等方面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不斷取得新突破。東莞還印發實施了《東莞市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實施方案》《東莞市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和《東莞市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2019年工作要點》,形成了我市推進大灣區建設的“施工圖”“進度表”,構建遠期、中期、近期相結合的貫徹實施體系。
■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將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瞄準材料科學基礎前沿,在重大科學領域和關鍵技術方面實現原創性突破